【美国科学促进会官网5月1日报道】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的最新研究显示,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方法,可以提前5年准确预测海洋酸度。这将使受海洋酸化不利影响的海洋渔业和社区能够实时应对变化,在今后几十年内改善经济和粮食安全。此前的研究认为可以提前几个月预测海洋酸度,但本研究是第一个证明提前多年预测海洋酸度变化是可能的。研究人员表示,由于海洋吸收了大气中大量二氧化碳,海洋酸化的速度...
加勒比海红树林 图片来源:Nicole Khan近日,一项新研究分析了全新世冰川消退对红树林生长的影响,让人们得以一窥生态系统将如何应对未来迅速上升的海平面。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美国罗格斯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称,如果温室气体排放不减少,到2050年,红树林将无法承受海平面上升之重。红树林主要分布在温暖气候地区,是宝贵的沿海生态系统。红树林储存了大量的碳,有助于保护海岸线,为鱼类和其他物....
2019年,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优化调整名单,依托国家水产种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的国家淡水水产种质资源库和国家海洋水产种质资源库获批建设。其中,国家淡水水产种质资源库依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牵头组建,国家海洋水产种质资源库依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牵头组建。2019年年底国家淡水水产种质资源库和国家海洋水产种质资源库按照《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管理办法》提出的各....
6月6日为全国放鱼日,今年的主题为“养护水生生物资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和农业农村部关于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的号召,落实为渔民办实事的精神,在全国放鱼日来临之际,水科院组织北戴河中心实验站和下营增殖实验站分别在渤海秦皇岛和莱州湾相关海域成功开展了第一批次的增殖放流活动,共放流褐牙鲆、红鳍东方鲀、三疣梭子蟹等苗种887万尾(只)。按照2020年水科院增殖放流工作计划,6—7月,将先后在渤海辽东湾...
新华社合肥5月7日电 考古界经常使用元素碳的同位素“碳14”来测定古生物的年代,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黄方教授课题组研究发现,可以通过另一种化学元素锶的同位素组成来追踪判断中华绒螯蟹的真实地理起源,识破用“洗澡蟹”冒充阳澄湖大闸蟹等市场欺诈行为。同一类化学元素可以有多种“同位素”,它们原子核中的质子数量相同,但中子的数量却不同。比如元素碳就有多种同位素,其中拥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的“碳14”可被用于考古,...
根据《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强公海鱿鱼资源养护促进我国远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通知》要求,自今年7月1日起,我国首次在西南大西洋公海相关海域试行为期三个月的自主休渔。公海自主休渔是我国针对尚无国际组织管理的部分公海区域渔业活动采取的创新举措,对促进国际公海渔业资源科学养护和长期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据了解,本次休渔范围为32°S-44°S、48°W-60°W之间的西南大西洋公海海域,是我国远洋鱿鱼渔业的主要作业区域之一。....